用得起来 还有“人样”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人满为患

作者:雷晶      时间: 2025-08-11      浏览数:2880

333(1).jpg
作者/雷晶
校对/Tina
策划/Eason

豆大的雨点砸在伞上,排队人群还在不断拉长。雨势丝毫未减弱排队人数增长,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放首日,场馆内就已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接连几天,大会人满为患,会场内人挤人成为常态。

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设置了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3大展馆,有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展,其中包括50余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前沿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大会共展出1500余件展品,以及100余款机器人、传感器、灵巧手、微型行星滚柱丝杠等首发新品,首发数量是去年的近2倍。

此外,本届大会还举办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主题主论坛及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三大赛事,全方位展示前沿的技术发展成果。

在场馆内可以看到,人形机器人正在以其超高人气成为展商的金字招牌,具身智能的场景化落地探索地如火如荼。产业爆发已至,但技术可靠性、应用深度与成本控制,仍是其迈向更广阔天地必须跨越的门槛。

01
用得起来的场景越来越多了


近年来,“场景化落地”已成为具身智能领域核心的议题和发展风向标。

本届大会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缩影。从精密严谨的工业制造到日常便捷的生活助手,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与深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可以说,机器人用得起来的场景越来越多了。

从大会的现场设置也可瞥见一隅。大会设置了A、B、C三个展区,各有不同的展示重点。A馆面向的场景是工业与制造,主要展示内容为工业机器人及应用于制造业的机器人;B馆主打服务属性,集中展示面向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商业服务等领域的人形机器人;C馆则聚焦特殊场景及核心部件,展示特种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和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将目光放至商业服务上,机器人早已能在商超、咖啡店、冰淇淋店等商业场景中实现应用。

image.png

在银河通用的展台,机器人Galbot面对商品密集陈列的商超环境,能够快速、精准地定位目标商品,完成稳定高效的取送操作,整个过程无需遥控,也无需场景数据的预采集。无论是柔软的袋装零食、硬质盒装饮品,还是光滑的塑料瓶或袋装果冻,甚至是挂在挂钩上的商品,Galbot均能高效完成跨品类统一抓取。 

越疆科技DOBOT Atom二代化身大厨,在现场展示接打爆米花、制作柠檬茶、做煲仔饭等厨艺。该款机器人为大会首发新品,能够双脑协同决策,实现毫米级精度。在做爆米花时,DOBOT Atom二代能够在狭窄的操作台之间灵活转身,并将爆米花平稳地倒入盒中递给观众,展现出了灵活上下肢协同控制能力与瞬时反应速度。

image.png

擎朗智能则展出了今年发布的可调酒、做咖啡的人形服务器人XMAN-R1。打爆米花,做咖啡、调酒通通不在话下,擎朗智能以"岗位化"为核心需求,打造"数据驱动+场景深耕+岗位化落地"的具身智能技术路线,让XMAN系列人形机器人可以灵活应对各种需求。

清宝智能携多款服务机器人成为焦点。其咖啡机器人能精准完成研磨、冲泡等一系列复杂咖啡制作工序,实现高效稳定的出品。文旅机器人凭借丰富知识储备与生动语音讲解,为游客介绍景区历史文化、景点特色,还能依据游客提问灵活互动,提升游览体验。

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也同样亮点满满。

在优必选展区,11台Walker S1人形机器人组成的动态分拣阵列正高速运转。通过视觉识别系统与在线轨迹规划算法,机器人精准抓取传送带上随机出现的汽车零件,完成分类投筐。其灵巧手以±0.05mm的重复定位精度稳定操作,仿生手臂配合腰部±162°旋转能力,实现大角度转体分拣。

image.png

开普勒K2大黄蜂在现场搬运30公斤的重物,模拟物流分拣的实际场景。通过混合技术方案,K2大黄蜂实现了超强负载能力与长效续航。其单臂承重达15kg,双臂协同作业可达30kg,充电1小时可支持8小时连续工作可在仓储物流、智能制造等环境中完成高负载、高强度的作业任务。

乐聚“夸父”机器人则在模拟汽车工厂场景中展示全闭环能力基于5G-A网络的毫秒级响应,机器人自主导航至仓储区,通过双目视觉定位料箱位置,以3kg抓取力完成SMT料盘出库,全程误差控制在1mm内。

image.png

鹿明机器人带来了具身机器人大力士Lumos MOS全球首个双臂负载达50kg的具身机器人MOS高达50kg的负载能力与当下行业同类产品相比提升了1倍以上,可轻松应对产线物流、仓储搬运等场景中标准周转箱的运转需求,适配工业场景中90%以上的物料转运。

这些解决方案不仅彰显了关键技术上的显著突破,更清晰地勾勒出机器人如何通过高精度、高效率、高适应性的作业能力,切实赋能千行百业,不断探索人机协同的新边界。

随着通用具身大模型的成熟与多场景适配能力的增强,未来的机器人持续拓展人类能力的边界,真正实现从“可用”“好用”跨越。

02
人形机器人越来越有“人样”了


人形机器人无疑是本届大会的极大亮点。

本届大会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相关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记录。

不得不说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越来越有人样了。它们早已不再是概念中的产物,工业、医疗、消费等不同领域处处可见它的身影,格斗、踢球、跳舞它们也样样在行。

在大会现场,人形机器人的表演成为各家企业吸引观众的亮点。

宇树科技的展台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擂台上,两名人形机器人上演着格斗对决。格斗的是G1机器人,搭载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能快速调整平衡,支持模块化技能部署,如摔跤、跆拳道等。

加速进化的展台前,观众密度丝毫不输宇树科技的格斗区。缩小版绿茵场被人群紧紧包裹,观众纷纷举着手机录像足球赛的主角是加速T1,采用的“无遥控、全AI自主决策”模式。不同于传统依赖遥控器操控或固定程序动作的机器人,加速T1的每一次跑位、传球、射门都由算法实时决断,精准扫描场地捕捉队友与球的位置

逐际动力展台同样人气爆棚LimX Oli人形机器人化身舞林高手”,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凭借先进的感知系统与强大的运算能力,LimX Oli即便在户外多变环境中,如面对不同光照强度、地面平整度差异,甚至突如其来的微风干扰,也能通过实时调整姿态与动作幅度,稳定完成各类表演动作这款身高1.65米、拥有31个主动自由度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基于通用构型设计与模块化软硬件结构,在多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

image.png

星动纪元也带来了国内首个兼具“大运动+巧操作”能力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能完成360度旋转跳这类高难度动作,还能实现跳街舞等技能。其背后是自主研发的关节模组在发力,400N・m峰值扭矩与25rad/s峰值转速相互配合,再加上全身55个自由度的协同控制

人形机器人不止有才艺,在其他场景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众擎带来旗下首款重载级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T800T800搭载41个高自由度关节,配备固态电池与铝合金外覆盖件,在确保结构强韧以应对重载任务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续航能力,使其能够在重载及高动态场景下持续稳定作业。此外,T800搭载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系统,集成了视觉、触觉、力觉等多种传感器,可对复杂环境变化进行实时感知,并依托内置的高性能运算单元,快速做出精准决策,极大程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操作安全性。

image.png

魔法原子旗下全尺寸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小麦”、高动态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消费级四足机器人MagicDog、轮式四足机器人MagicDog-W,工业四足机器人MagicDog Y1全数到场。在现场展示了工业流水线“点胶场景”,“边走边讲”的导览功能,“家庭陪伴”,”休闲娱乐“等功能。

自变量机器人在大会上首发全自研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量子2号。该款机器人全身具备62个自由度,操作灵活,能满足服务、家庭、工业等多类复杂场景中对灵活操作的诉求。基于WALL-A模型和行业首创“臂+灵巧手”一体化全身遥操方案,量子二号不仅在硬件展示区和观众一一互动,还展示通用深度清洁的能力。

image.png

智平方带来的“爱宝”机器人,能够担任咖啡店主理人,又能跑去搬运码垛。全向轮爱宝机器人能够原地旋转、横移和进行S型行走,在复杂工业场景中灵活穿梭、快速切换毫不费力。而且,前后双激光雷达实现360°全向导航,减震轮系适配多种地形,运行平稳可靠。配备48V 42Ah大容量电池,支持自动充电和手动换电,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续航需求。

从科幻走进现实,从展台走向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角落。大会展示的不仅是技术的高度,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图景。

能走、能跳还能用,机器人的未来还在加速前进。

  • 转载、采访报道:Tina(微信:beijingyh1992)

  • 榜单、市场合作:小新(微信:dyxsmxx)

  • 研究报告合作:Kim(微信:beijingkim2020)

  • 商务合作:sherry(微信:sherry_199909)

北京第一新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2024 京ICP备2024089855号-1

第一新声商务经理 Sherry
Tel:18910717116

第一新声商务经理 Sherry
Tel:18910717116

第一新声研究客服 Kim小严

第一新声编辑客服 Tina

第一新声运营经理 孟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