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中国科技企业的出海故事正书写着新的篇章。无论是互联网巨头、新能源先锋,还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锐,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已从单纯的产品输出,进阶为技术、品牌与商业生态的全球化布局。新兴市场的增长红利与数字经济的无限潜力激发众多企业抢滩海外市场,文化差异、政策壁垒与本地化运营却使不少企业折戟沉沙。
作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行者,AIGC软件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300624.SZ)凭借对技术趋势的前瞻洞察和产品本土化落地的敏捷策略,在海外市场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全球化路径。4月27日晚间,万兴科技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同步发布的2025年Q1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公司营收3.80亿元,同比增长6.06%。
中国企业如何在挑战和竞争中凭借技术、创新和生态,在全球化浪潮中破局前行?第一新声将结合万兴科技标杆案例与行业趋势,探索中国出海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方向。
“出海领军企业”、“中国版Adobe”、“累计用户15亿+”……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万兴科技在数字创意领域二十余年深耕的实践。
在数字经济发展变迁中,万兴科技的出海历程恰似中国科技企业拥抱全球化的微观缩影。从初代互联网的软件出海探索者,到全球互联网浪潮中产品矩阵的先行者,再到AIGC 革命下的生态赋能者,其二十年的发展轨迹与数字创意产品的代际更迭异曲同工。
初代互联网时期,万兴科技以多媒体数字化工具软件为突破口,在视频编辑、PDF 处理等垂直领域软件,以“小而美”的策略打开欧美市场,也借机跳过中国软件企业“代工”过程,直接进入“自主品牌”的探索阶段。
随着软硬件快速结合并普及,万兴科技迅速扩大产品优势。在海外,通过明星产品构建协同矩阵,采用“深圳研发+全球运营” 的双引擎模式,实现了从工具软件提供者到数字创意软件提供商的转变。
时间来到AIGC时代,万兴科技率先将AI绘画、绘图、视频自动生成等技术融入数字创意软件,加速AI产品布局与落地。2024年1月,万兴科技推出国内首个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在国产算力底座上,实现近百项音视频原子能力。与此同时,积极接入DeepSeek等第三方大模型能力,为旗下产品注入AI动力。
其推出的Wondershare Filmora(万兴喵影)等视频创意软件,Wondershare SelfyzAI等图片创意软件,亿图图示等绘图创意软件,以及万兴PDF等文档创意软件, 不仅在海外收获海量用户增长,更开始从“功能实现”向“智能创造”进行价值跃升。
第三方榜单的入围是对产品重要的认可凭证。据公开资料显示,万兴科技旗下多款产品入围全球榜单。AI音乐视频创作工具Beat.ly入围AI应用产品全球总榜第11,在国产应用中仅次于豆包及Talkie排名第三。网站产品侧,旗下绘图创意明星产品亿图脑图位列国内总榜第40位;云端AI创意工具集Wondershare Media.io、视频创意软件Wondershare Filmora、AI口播视频一站式创作工具Wondershare Virbo分别位列出海总榜第13、第27、第40。
更重要的是,备受关注的AI商业化价值也逐步展现。根据年报,2024年,万兴科技实现全年AI服务器累计调用超5亿次;全年仅AI原生应用纯订阅收入约6,700万元,同比增长超120%;全年AI素材用户共导出超1,400万次,同比提升超700%。
日前,万兴科技还与华为云在深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结合万兴科技在音视频大模型、AI应用、数字创意场景落地的优势,以及华为云在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和生态拓展的优势展开全面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推进AI大模型的技术和应用创新。这也是国内首例音视频垂类大模型和通用大模型的战略合作,充分彰显其在AI领域的布局力度。

万兴科技与华为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全球化是趋势,谁走得前,谁的比较优势越明显。” 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曾如此介绍出海经验,这也正是万兴科技自身发展的生动写照。
作为深耕海外市场20余年的行业“老兵”,万兴科技用“产品出口、本地化、产品与技术创新”三大发展方式为AIGC时代的全球化竞争提供新的视角。
2003年,国内软件付费市场尚在起步阶段,而海外互联网软件付费正迎来春天。万兴科技敏锐捕捉到这一机会,果断开启全球化征程的第一阶段—— 产品出口。公司绕过传统线下实体店与电商平台,创新性地搭建自己的“独立站”,并围绕谷歌搜索大力开展 SEO(搜索引擎优化)和 SEM(搜索引擎营销)。几年间,收入便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兴起,万兴科技进入全球化布局期,其本地化团队在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活跃,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消费习惯、政策法规等,从产品功能优化、界面设计到营销推广策略,进行全方位的本地化定制。通过本地化的运营方式,万兴科技早早迈入强化本地合规、深入洞察本地市场需求阶段,从而推动收入迅速迈10亿级。
以万兴科技在日本市场布局为例,自2011年在东京成立运营中心以来,万兴科技持续加大在日本市场的资源投入与市场推广力度,与日本三菱、乐天银行、软银SB、富士等全球知名企业,以及东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根据其年报,万兴科技近年除了持续布局欧美等主流市场外,正加大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地区市场布局,包括出席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欧洲科技创新大会Viva Tech、日本IT盛会Japan IT Week、中东Gitex通讯及消费电子展等,积极融入当地生态,政企营收在2024年增长约34%。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曾表示,无论北美、东南亚、中东,还是日本,中国AIGC企业想要在当地站稳脚跟,本地化运营都是必修课,本地化运营不仅仅是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更重要的是结合当地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特点制定相应营销策略和推广措施,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而这些恰恰是万兴科技早早在全球进行本地化深耕的优势所在。从全球化布局,再到拥抱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服务全球用户,万兴科技完成从“出海生存”到“全球化发展”的战略进化,为穿越时间和技术周期的出海企业提供实践路径。
“出了海关就是出海,但出了海关后,需要面对的世界差异巨大 ”。吴太兵曾在一场出海论坛上如此形容出海市场。
面对各类出海挑战,中国出海企业各出奇招。万兴科技在深化全球化的路径上,选择了强化生态布局。
其中首要便是构建产品生态。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万兴科技围绕“天幕”大模型构建开放平台,通过产品矩阵和资源素材吸引全球创作者加入,共同开发丰富的插件、模板和创意内容。同时,发力用户社区建设,实现用户与产品的深度互动,让用户成为产品迭代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万兴科技亮相英特尔新质生产力技术生态大会携手落地AI应用场景
除了聚焦自身,万兴科技还携手全球头部厂商加速数字创意生态布局。微软、英伟达、英特尔、AMD、第五人格、华为云、阿里云、百度等一连串的国内外头部厂商、湘江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都已成为万兴科技的合作伙伴,并且这一名单还在陆续增加。
近两年,万兴科技完成微软Azure OpenAI-GPT、百度-文心一言、Minimax-海螺、阿里-通义万相、DeepSeek-R1等能力的接入,加入英特尔创意设计PC产业链,与华为云等头部企业在昇腾算力、数字人支持、AI大模型、生态共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多套组合拳成为万兴科技在大模型2.0时代进化的又一关键筹码。
在组织形态上,万兴科技也沉淀出持续生长的创业生态。如在内部组建超百人的AI技术团队,形成“平台+创业者”自内而外持续生长的创业生态。通过在内部持续招募3D/VR/视频/数字艺术创作领域的内部创业合伙人,成功孵化出万兴播爆等明星产品。
锚定“开放的独立第三方AI应用产品矩阵”定位,加速构建Agent创意应用工作流,创新用户内容创作链路,推动用户价值增长,成为了万兴科技新征程上更长远的目标。
当前,数字创意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AI应用正迎来爆发期。根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预测,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32年达到1.3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2%。
站在AI发展的拐点,国产软件崛起与全球化扩张成为又一份时代机遇。以万兴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数字化软件服务商们,也正在用创新实践回答“中国能否诞生创意软件巨头”的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