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上午,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一楼算力剧场内,北电数智举办了首届酒仙桥论坛前夕的媒体开放日活动。活动以“扎AI底座之根,生新质生产力之果”为主题,邀请数十家媒体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北电数智首席技术官谢东博士和首席营销官杨震出席活动,并分享了公司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与成果。
打造AI全栈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杨震在演讲中回顾了北电数智成立21个月以来的发展历程。作为北京电控旗下的二级公司,北电数智自2023年8月成立以来,致力于构建AI全栈能力,涵盖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并推动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落地。
“我们不仅提供算力基础设施,更通过异构计算、算法加速、数据服务等能力,降低AI应用门槛,让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利用AI技术。”杨震表示。目前,北电数智已建成全国首座开放式智算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该中心具备1000P混元算力,并支持万P级扩展能力,PUE值低至1.146,成为城市级智算中心的标杆。
国产算力协同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
面对国产算力发展不均衡、产能受限的挑战,北电数智通过 “前进 · AI异构计算平台”和“宝塔 · 模型适配平台”,实现不同芯片的协同调度与优化,提升国产算力的商业化应用能力。
“国产芯片在过去五年快速发展,但市场对其实际表现缺乏清晰认知。”杨震介绍,“我们通过先进计算迭代验证平台,让国产算力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得到验证,并推动其在推理、训练等任务中的高效应用。”
AI数据服务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在数据要素方面,北电数智通过打造行业领先的可信数据空间底座,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得”, 提供覆盖数据存储、开发、可信使用、流通、托管等环节的可靠AI数据服务,解决垂直场景数据难以流通与使用的问题,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杨震举例称,通过与医疗、政务、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北电数智已推动多个行业的数据价值转化,例如与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开发医疗专项大模型,助力分级诊疗和药物研发。
两大平台加速AI产业化落地
北电数智的业务架构围绕“一个底座、两个平台”展开:
1. AI基础设施底座:涵盖算力、数据、模型全栈能力;
2. 传统产业升级平台:聚焦AI+医疗、AI+制造、AI+政务等场景;
3. 新兴产业加速平台:支持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AI原生应用。
在具身智能领域,北电数智搭建了虚拟仿真训练平台,帮助机器人从“表演型”向“实用型”转变。“我们希望通过生态合作,让AI技术真正进入生产与生活。”杨震强调。
酒仙桥论坛:AI黄金时代的产业对话
本次媒体开放日也是首届酒仙桥论坛的预热活动。论坛将于4月15日正式开幕,持续6天,汇聚产业界、学术界代表,共同探讨AI技术趋势与商业化路径。酒仙桥地区作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源地,曾诞生新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如今在AI时代再次成为创新高地。
活动最后,杨震与谢东博士就媒体关注的国产算力发展、AI商业化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北电数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开放合作的态度,推动AI生态共建,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关于北电数智
北电数智是北京电控集团旗下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以"建设数字中国"为使命,专注于打造面向未来的AI计算基础设施和AI生产力引擎,推动下一代工业革命在中国加速到来。公司以加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价值坐标,通过构建"1个AI基础设施底座+2大产业发展平台"的创新范式,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